行業資訊
外媒稱西方汽車制造商在中國的時代已經結束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本土汽車品牌銷量不斷超越西方競爭對手,這表明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也標志著國家產業政策的勝利。
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乘聯會,CPCA)7月10日表示,2023年上半年,本土品牌占據中國汽車批發市場54%的份額,而去年同期為48%。該行業協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這是中國本土品牌在半年時間里連續第二次超過外國品牌。其中,批發數據包括汽車出口。
報道稱,幾十年前,西方汽車制造商首次獲準與當地合作伙伴建立合資企業,之后就一直主導著中國市場。隨著中國逐漸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本土品牌銷量超過外國競爭對手的趨勢日益鞏固,西方主導的時代已經結束。
中國的汽車革命正受到其在電池供電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方面的領先地位所推動——這是唯一一種需求持續增長的汽車類型。CPCA數據顯示,6月份,以比亞迪為首,有九家本土制造商躋身中國最暢銷的十家電動汽車制造商之列。特斯拉是唯一上榜的外國汽車制造商。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增長44%,達到350多萬輛,約占同期增長近9%的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一些行業專家預測,未來四年,中國電動汽車的銷量將超過燃油汽車。美國上半年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為7%,銷量激增50%,達到557330輛。
自2009年以來,中國對電氣化的追求已使其從汽車趨勢的追隨者轉變為新能源汽車領域公認的領導者,而且越來越多全球汽車制造商表示希望向中國學習。艾睿鉑駐上海的汽車咨詢師斯蒂芬?戴爾(Stephen Dyer)說,如果他們希望在中國市場競爭就必須這么做。
過去幾十年,包括大眾和通用汽車在內的全球汽車制造商紛紛涌入中國,尋求增長,以抵消美國、歐洲和其他成熟市場的放緩。
但在2017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頂峰后,汽車市場讓許多仍然依賴燃油汽車銷售的汽車制造商感到頭疼??偛课挥谏虾5淖稍児続utomobility的數據顯示,2022年燃油汽車的銷量比2017年的峰值低了大約800萬輛。與此同時,中國最近的轉型速度讓西方公司感到意外。
本田首席運營官Shinji Aoyama在4月的上海車展上表示:“日本、美國和歐洲的汽車制造商都意識到,他們采取初步行動為時已晚。我們現在正處于努力追趕的階段?!?
外國品牌能否足夠快地減緩中國競爭對手的增長勢頭,還有待觀察。
2017年,福特承諾,到2025年,其主要合資企業生產的所有汽車都將是電氣化的。但由于其電馬Mustang Mach-E的銷量并未迅速增長,福特表示正減少在中國的投資。本田目前在中國推出五款電動汽車,正將其在中國的電氣化計劃加快五年,目標是到2035年在中國只銷售電動汽車。
大眾正推動其在華的更多發展,計劃為中國的新中心招聘2000名開發人員,縮短其產品周期,而其軟件部門計劃今年將中國的專家人數增加400人,達到1200人。
繼高鐵、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之后,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崛起是中國產業政策的又一次勝利。
為了建立電動汽車市場,中國為當地制造商提供資金并補貼銷售,刺激該行業實現生產目標和更嚴格的排放標準。幾年來,隨著政府開始控制更多的供應鏈,只有裝有中國制造電池的電動汽車才有資格獲得補貼。
早期對公共交通和政府部門電氣化的關注確保了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收入——以及要改善的數據和體驗。與此同時,中國建立了全國性的充電網絡。
2015年,電動汽車在“中國制造2025”計劃中占據中心位置,旨在成為電動汽車和其他未來產業的全球領導者。
稅收優惠和其他刺激措施刺激了需求。在一些城市,電動汽車購買者可以跳過漫長的等待配給牌照的時間,而且可以避開限制燃油汽車的限行。
中國的產業政策代價高昂??偛课挥谌A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經濟政策研究員甘思德(Scott Kennedy)估計,2009年至2022年間,中國投入約1.25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730億美元)支持新能源汽車行業。
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在過去10年里未能蓬勃發展,但中國政府引入了特斯拉,改變了規則,允許該公司在沒有合資伙伴的情況下生產汽車。2019年底,特斯拉開始交付中國制造的汽車。特斯拉點燃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讓電動汽車變得受歡迎,并推動供應商滿足其全球標準,。
大眾表示,今年前五個月,上海銷售的汽車中有45%是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欠發達的城市,這種轉變要慢一些。
在億萬富翁投資者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支持下,比亞迪于去年3月停止生產純汽油動力汽車。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在中國銷售的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超過120萬輛,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其中一半以上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該汽車制造商提供一系列車型,包括起價約為1萬美元的四座電動掀背車Seagull,以及其豪華品牌“仰望”下售價約為138100美元的越野SUV。初創公司理想汽車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方面銷量與日俱增,與比亞迪不相上下。
與此同時,在美國上市的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最近幾個月因大幅降價而銷量下降。
雖然中國有許多電動汽車品牌,但市場可能會整合。艾睿鉑估計,到2030年,中國160多個電動汽車品牌中,可能只有25至30個能繼續運營。
中國汽車制造商也在走向全球。Automobility數據顯示,在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不過出口到國外的110萬輛汽車中,約有四分之三是燃油車型。
本月,比亞迪表示將在巴西開設一家電動汽車工廠,而國有企業上汽集團表示計劃在歐洲建廠。上汽和長城汽車在泰國制造汽車,比亞迪和其他幾家中國汽車制造商表示計劃在泰國建廠。
相關資訊
-
2020-03-10
PET保護膜與PE保護膜的區別在哪里?
-
2019-08-13
PE保護膜的種類有哪些?
-
2016-08-02
2016年沙特利雅得4P塑料印刷包裝化工展(PPPP)
-
2016-08-08
“天津高空功課保險論壇”勝利舉辦
-
2016-08-10
國務院發文增進石化工業連續健康發展
-
2016-08-10
浦東建設:對于子公司簽署六奉公路(周鄧公路-滬南公路)新建工
-
2019-11-17
2020第十二屆寧波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覽會
-
2019-11-20
2020第五屆中國(重慶)國際塑料工業展覽會